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失业亚裔无声对抗“懒惰”的污名

8:06 10/6/2025
Man sitting on floor in public path way. He holding hand on head and bag feeling distress and stress because haven't been able to apply to unemployment.

Photo: JES2UFOTO

针对失业的社会污名化,让许多亚裔在失业时不愿向政府寻求经济援助。

新西兰今年第一季度的失业率维持在5.1%不变,但就业市场饱和,让许多亚裔面临巨大的不安。

伴随着对失业的担忧,对一些亚裔来说,失去工作不仅仅只是收入的中断,还常常伴随着羞耻感。

在很多时候,社区对于失业的污名化,让人们不愿意需求经济上的救助。

根据少数族裔社区部(Ministry for Ethnic Communities)2024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2021年全国失业人口中,只有32%的失业者领取了失业救济金(Jobseeker Support)。

而在亚裔新西兰人中,这一比例更低--仅有21%的失业者领取了失业救济金。

一位因失业污名化而要求匿名的印度女性表示,因为工作压力激增,以及个人健康原因,她在今年3月辞去了在一家IT管理公司的工作。

在新西兰找工作,内推是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即便如此,该女子表示,她只向一位亲密的朋友透露了自己失业的消息,只因担心社区中根深蒂固的、针对失业者的污名化,会加重她的心理压力。

"在印度,会有一种自卑感--'如果你连工作都没有,那移民到这么大的国家还有什么意义?'"她说,"你知道的,人们会用那种眼神看你--'哦,你都移民到新西兰了,却还在挣扎?连份工作都没有?'"

Someone carrying office items in a cardboard box

Photo: RNZ / Quin Tauetau

该女子表示,她虽然在新西兰有亲戚,但却没有告诉他们自己失业的事情,只因为害怕被质疑。

"我在这边(新西兰)有亲戚,"她说。"我能感受到的那种耻辱感,他们会马上质疑:'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辞职?为什么会丢了工作?是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该女子还表示,辞掉工作后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她在孟买卧病在床的母亲的日常生活开销需要她支援。 但尽管如此,她仍然对申请政府的失业救助感到犹豫。

"他们会看不起你,"她说。"他们会说,'你靠政府来支付你的开销。'他们会评判你--'天哪,你就是不想工作。你是个懒人,所以才去找Work and Income(新西兰工作与收入局)要钱。如果你是个努力工作的人,你就不会失业,也不会要求助工收局。'"

Jobseeker support. Benefit. Beneficiaries. Work and Income.

Photo: RNZ

该女士的丈夫因类似顾虑也要求匿名。他表示,自己在今年早些时候也失业了,并表示自己也遭受到和妻子一样的痛苦。

"目前我们还没有告诉任何人我们失业了,"他说。"这很让人难过--因为一旦你告诉别人你失业了,你对面那个人的态度会立刻发生变化。"

"尤其是在我们的社区里,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工作了,他们的行为、言辞,甚至整个肢体语言都会变得不一样,好像在说:'哦,这些人没工作了。他们可能会来借钱或者寻求什么帮助。那还是离他们远点,或者是看低他们。'"

"我们其实都是非常有工作经验的人,"他补充道,"我们有大约15年到16年的专业工作经验。但遗憾的是,我们甚至没法向自己社区的人敞开心扉。"

由于家庭经济压力不堪重负,这位家庭的丈夫做了艰难的决定,在今年5月向工收局申请了失业救济金。但他坦言,仍然害怕来自社区的质疑。

"人们肯定会评判你,"他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没有告诉任何人的原因。"

"这真的很糟糕,"他补充道,"我在隐藏我自己,也在隐藏我的妻子。"

他表示,是时候做出改变,对失业人群应该有更多的包容和同理心。

"失业这种事,谁都可能遇到,"他说,"别再看不起那些没有工作的人,他们又不是为了好玩才失业的……去帮助他们,而不是改变你的态度。"

呼吁同理心和主动帮助

维心基金会(Wellbeing Charitable Trust)联合创始人Eva Chen表示,该机构自2020年起一直为失业的移民群体提供支持,尤其关注华人社区和穆斯林青年的需求。

Eva Chen has been supporting and championing the parenting needs of Asian and migrant women to government agencies since 2010.

维心基金会联合创始人Eva Chen。 Photo: Supplied

Chen表示,针对失业的污名化在许多亚洲文化中很常见,而移民在失业后往往面临许多障碍,让他们不愿意去申请失业救济金。

"亚裔移民有存钱的习惯,"她说,"很多人相信在钱用完之前就能找到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少人会去申请失业救济金的原因。"

她说,媒体对领取救济金人群不准确的描述,也加剧了对这一群体的误解。

"你知道媒体一直把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群刻板地描绘成懒惰、不努力、或者没有积极地找工作,"她说,"这也是为什么当人们真正需要帮助时,他们不愿意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而且也许他们当中有些人过去曾经批评过这些人,或者自己也曾这样看待过这类群体,所以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会犹豫、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去寻求帮助。"

Chen呼吁社会给予失业人群更多的同理心和主动帮助。她表示,文化传统中的污名化常常让失业的移民群体只能保持沉默。

"大多数人并不是长期依赖失业救济金,他们还是会努力找工作,"她说,"一旦找到了工作,他们就会退出这个系统,继续走自己的职业道路。"

"没必要去批评他们,"她补充道,"因为你从没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她表示,当人们真正处于困境、需要帮助时,政府的经济支持不应该被视为可耻的事情。

"心理健康、家庭福祉与社会污名化相比,我会建议大家把家庭的幸福放在第一位," Chen表示,"申请失业救济金并不丢人,它是在帮助家庭度过难关。"

Angela Wilton, chief executive of Belong Aotearoa.

Belong Aotearoa首席执行官Angela Wilton。 Photo: Supplied

为移民、难民提供服务的Belong Aotearoa的首席执行官Angela Wilton表示,许多移民对新西兰福利制度缺乏了解,也是他们在申请政府补助时感到羞愧的原因之一。

"很多社群来自那些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她说,"对一些人来说,这样的支持并不是他们习惯的常态。"

她表示,移民在尝试使用福利系统时,也会面临诸多障碍。

"对很多人来说,获取这些服务真的很困难,"她说,"可能是因为英语水平有限,或者他们不愿去工收局办公室,甚至是交通问题,去一趟工收局很不容易。也许好不容易去了,结果感到被冷落,或者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真正面对的困难。"

Wilton表示,新西兰应当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使其更贴近现实需求,同时提高各类支持服务的可见性和便利度。

她说,公众应该被告知:申请社会支持是一种公民权利,而不是接受施舍。

Bhartiya Samaj慈善信托主席Jeet Suchdev也表示认同。他表示,目前新西兰社会发展部(MSD)对于领取补助的资格审核非常严格。

他说,应建立一个更全面的支持体系来帮助失业者,包括提供培训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

Suchdev还呼吁社会应给予更多同理心,打破社区中对失业的污名化。

"应该加强公众的意识教育,"他说,"有人会失业,但他们不该被忽视,也不该被当成无能或一文不值的人。"

Jeet Suchdev is the founder of Bhartiya Samaj Charitable Trust.

Bhartiya Samaj慈善信托主席Jeet Suchdev。 Photo: Supplied

亚裔社区与MELAA 社区领取失业救助金比例低

根据少数族裔社区部(Ministry for Ethnic Communities)2024年12月发布的【族裔数据】(Ethnic Evidence)报告:自2018年以来,尽管劳动力人口不断增长,加上COVID-19封锁带来的经济影响,亚裔与MELAA(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族群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比例一直保持稳定。

新西兰社会发展部客户服务交付总经理Graham Allpress表示,失业救济金是一项每周发放的补助金,旨在帮助正在找工作或暂时无法工作的人群,包括从事兼职工作的人。

Allpress指出,社会发展部除了提供经济援助之外,还为失业者提供多种支持服务,包括协助对接雇主、为新职位做准备,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提供从失业到就业过渡期间的财务支持。

"所有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都会参加我们的 Korero Mahi 研讨会,这些研讨会会帮助他们找工作、准备面试,并为新的工作做准备,"他说。"对于在求职过程中需要更多支持的客户,我们还可能提供专门的就业个案管理服务。"

他表示,社会发展部的服务不仅局限于失业人群,任何在经济上感到压力大的人都可以主动联系社会发展部,了解自己可能符合哪些条件的相应支持。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