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超市提供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越南和其他亚洲各国的商品。 Photo: RNZ / Yiting Lin
过去一年,多家新的亚洲超市在奥克兰各区陆续开张。有经营者表示,因市场利润空间被压缩而压力倍增。
位于奥克兰西区的福地超市在去年8月29日开业,被新西兰商务委员会(Commerce Commission)称为新西兰最大的"一站式购物"亚洲超市。
福地占地面积约3800平方米,提供来自中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新加坡等国的各类商品,服务于奥克兰不断壮大的亚洲社区。
连锁企业太平亚洲食品超市也几乎在同一时期扩张了新的分店--就在福地开业一周前,太平在Henderson的分店也正式开业。
紧随其后的是联华超市,去年11月也在奥克兰北岸开设了其旗舰店;而今年6月,又一家新的亚洲超市Medol也在Mt Wellington开业。
多家亚洲超市的陆续开业,为奥克兰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购物的选择。
然而,这也加剧了零售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些企业主表示很难盈利,压力巨大。
金苹果超市的消费者主要是亚裔。 Photo: Supplied
金苹果超市目前在奥克兰有两家分店,位于西区Henderson的第一家店在2015年开业,第二家店于2023在北岸开业。
该超市的经理William Zhong表示,继福地和太平在西区的新店开业后,金苹果Henderson店的销售就出现下滑。
"最难的时候是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他说。
Zhong表示,金苹果超市的消费者主要是亚裔,尤其是华裔。
他说,因为北岸、西区华人人口基数不同,北岸的店销售要明显好于西区的店。
"北岸华人(顾客)比例应该占到60%到70%之间," 他说,"Henderson店,华人(顾客)数量大约40%。"
金苹果超市Henderson店。 Photo: Supplied
Zhong表示,虽然奥克兰华人数量在增加,但亚洲超市的增长比例更高。
他表示,超市购物有区域性的特点,消费者都倾向于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购物。所以,如果一个区域市场份额有限,但超市数量过多,那竞争就会激烈。
"现在奥克兰最好的华人超市都在西区,集中在Henderson和Westgate一带,"他说。
Zhong表示,金苹果超市所在区域,目前还有其他几家大型超市,包括福地、太平以及SMART,几家超市距离就几公里。
"现在没有哪一家好过,"他说,"西区华人本来就不多,但是华人超市太多了。"
Zhong表示,他认为奥克兰掀起超市开业热潮,主要和经济有关。
他表示,受新西兰经济下行影响,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多个华人热衷投资的行业表现不佳,促使许多华人转向超市行业。
与此同时,作为必要行业,超市在疫情期间继续营业,生意并未受到很大影响,这也促使超市行业受到关注或追捧。
连锁超市太平亚洲食品超市去年8月24日在西区Henderson开了新的分店。 Photo: RNZ / Ruth Kuo
Zhong表示,面对竞争,他的关注点就是继续向老顾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他表示,欣喜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之前流失的老顾客都在回归。
Zhong认为,奥克兰亚洲超市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市场重新洗牌。
"生存下来的就生存下来,"他说,"生存不下来的(超市)就倒闭。"
奥克兰东区亚洲超市E-PACS的创始人刘成德也感受到同样的压力。
刘成德在19世纪80年代从新加坡移民到新西兰,于2000年在奥克兰East Tāmaki打造了E-PACS超市,以素食,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进口商品为主要经营类别。
刘成德说,他开店的时候,奥克兰亚洲超市屈指可数。
E-PACS在奥克兰运营时间已经超过二十年。 Photo: RNZ / Ruth Kuo
当时,包括太平、蔡林南、常源以及豆腐店等,既是当时移民购买家乡美味的场所,又是大家进行社交以及"寻根"的地方。
他表示,移民数量的增加,促进了亚洲超市在奥克兰的发展。
刘成德表示,如今亚洲超市竞争激烈,让他脱颖而出的是他商品的定位,以及目标消费群。
"我们的东西,80%都是素食,"他说,"这个就是我们的优点,也是我们生存的一个生命力。"
刘成德表示,除了马来西亚、新加坡食品, E-PACS也开始引入来自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台湾的商品,以吸引更多客源。
福地超市的管理团队表示,福地不想与其他亚洲超市有直接的竞争。 Photo: RNZ / Yiting Lin
福地超市的总经理Tao Shi表示,自去年开业以来,超市周一到周五的平均人流量稳定在每天两千到三千人次,周末人流量则可以翻倍。
Shi表示,福地超市在去年圣诞节前的11月底到12月初,营业额出现过短暂的下滑--这段时间对于所有传统超市行业来说都是"淡季"。
"那三周,销量有大概10%到20%的下降,"他说,"那几周我们觉得压力好大。"
Shi表示,从今年开始,销售额已经反弹,并且在第二季度表现良好。
"相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总销售额增加了15%。"他说。
相比周一到周五,福地超市的人流量在周末会倍增。 Photo: RNZ / Lin Yiting
Shi表示,福地亚洲超市不是与其他亚洲超市竞争,而是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一站式购物"的体验。
他认为,所有亚洲超市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把顾客群越做越大。
"我不觉得这是竞争,"他说,"我们所有亚洲超市共同努力,可以让亚洲超市越来越主流化。"
"我们要让更多非亚裔的人群来购物,"他说,"不只是服务华人(顾客)。"
Shi表示,经过一年的运营,福地超市目前的主要客群依然是亚裔,尤其是华裔、韩国裔、菲律宾裔以及印度裔。
不过在学生假期和公共假期,非亚裔顾客的数量会增加,几乎能占到整个超市人流量的一半。
Shi表示,奥克兰亚洲超市的数量增多表明市场确实有需求。
他认为,相比起其他常见的主流超市,亚洲超市为消费者提供另一种选择,包括特有的产品,以及部分商品上的价格优势。
"一些商品确实有优势,"他说,"譬如说生鲜,农场直销给我们,我们就可以把价格定得低一些。"
Shi表示,福地超市未来在奥克兰至少开3家到5家新店,也会考虑在奥克兰之外的城市开店。
"我们有意向把福地打造成一个全国的品牌,"他说,"但那是很长远的事情了。"
"现在还比较早,"他补充道,"毕竟我们只有一家店,一步一步来。先把每一位顾客服务好。"
连锁超市太平亚洲食品超市去年8月24日在西区Henderson开了新的分店。 Photo: RNZ / Ruth Kuo
新西兰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超市、杂货店的销售额为263.1亿纽元,2024年这一销售额达到270.8亿纽元。
与此同时,食品价格在截止今年6月的过去一年中上涨了4.6%,在截止今年5月的过去一年中上涨了4.4%。
新西兰商务委员会在8月6日发布了2024年度的食品杂货报告(2024 Annual Grocery Report)。报告称,大型超市在奥克兰的市场份额为71%,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则可以达到88%。
报告称,新的竞争者入行的门槛依然高,大型超市对小型超市的影响力依然大。
奥克兰的消费者相比其他城市虽然有更多选择,但在其他的小镇或者偏远地区,消费者几乎没有选择,一些小镇的商店在当地几乎是垄断经营。
"奥克兰仍然是特定类别杂货零售商进入(市场)和(业务)扩张的中心," 商务委员会一位发言人表示。
该发言人补充道,"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大型超市在奥克兰的市场份额明显较低,部分原因是因为存在更多特色化的杂货零售商,譬如亚洲超市,"该发言人表示。
"这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选择,让消费者受益,这也是我们希望在全国范围内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