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建设部长Chris Penk(右)和总理Christopher Luxon。 Photo: RNZ / Samuel Rillstone
地方议会、建筑业以及反对党总体上支持对【建筑法】(Building Act)修改,这标志着新西兰在资源许可审批领域正在向"比例责任制"转变。
不过保险业人士认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挑战",并希望随着政策的完善,能与政府进行进一步讨论。
新西兰目前在建筑建设领域采取的是"连带责任"制度,这意味着一旦房子出现问题,责任由所有相关方共同承担,不论成本高低或责任大小。
这也意味着地方议会(本质上是全体地税纳税人)往往要承担与缺陷或维修相关的不成比例的风险,因为这部分责任主体的偿还能力最强。
政府计划用一个更合理的体系取代现有模型,届时各方将仅承担各自应承担的那部分责任。
代表各地方议会的地方政府会员组织Local Government New Zealand(LGNZ)此前长期呼吁这项改革。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地方议会是那个需要最终兜底的责任方。比如你对自己的房子进行改建,或者建新房,人们根本不会(把潜在风险问题)放在心上,因为大家知道最终可以找地方议会解决。"LGNZ副主席Campbell Barry说。
他表示,随着议会方面的担责风险降低,地方审批部门将更有信心完成他们的许可审批流程。
"这将有助于减少(审批部门)那种出于怕担责考虑而过于谨慎的思维定式,而这种定式可能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
LGNZ副主席、Lower Hutt市长Campbell Barry。 Photo: RNZ / Reece Baker
建筑建设部长Chris Penk在宣布这项改革时称,地方议会这种"怕担责"的做事习惯导致了令人沮丧的工期延误,并给建筑企业和房主带来了额外成本支出。
"一旦你能减少这种延误,你就能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成本也会降下来。"
Penk表示,过去10年,地方议会在兜底担责方面已经花掉了3.3亿纽元,而这些原本不应承担。
注册建筑师协会(Master Builders Association,MBA)表示,"不公平的"追责系统是建筑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并对这次改革表示欢迎。
"我认为人们当然想要一个公平的系统。"该协会首席执行官Ankit Sharma说,"你不会希望某一方不公正地对风险进行兜底。因为在这种体系下,审批部门一定会增加大量的繁文缛节来保护自身,(审批流程)能拖则拖。这会导致建房时间更长,也让我们的成本更高昂。"
额外的保护措施
对担责体系调整的相关立法预计要在2026年初才会提交到国会流程,目标是在2026年中期时通过该立法。
在此之前,政府将探索支持比例责任制的"辅助机制",以保障房主在新制度下的权益。
职业责任保险和住宅保修机制都被提上议程,但Penk希望有更多时间来深入研究。
他表示政府将与议会、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就哪些购房者保护措施最有效,以及这些措施是否应强制执行(还是可供选择)展开讨论。
"我们不希望出现'三不管'的隐患,也就是房主在遇到问题时无人承担责任的情况。"他说,"但我们也知道,如果我们有了比例责任制,其中所有关键参与者都必须具备自身保护机制,并有意愿避免出错,那么整个体系将会更高效、更具生产力,也有更好的质量。"
工党对这项改革"总体支持",但希望看到在保护购房者方面的更多细节,确保不会再次出现"漏水房危机"。
"我们希望了解关于额外支持、或者说额外保障的更多细节,尤其是针对首次购房者的保障措施,确保房子在出现问题时不会因无人担责陷入困境。"工党党魁Chris Hipkins说,"但我们总体认为,这些改革大方向是对的。"
Hipkins表示,此前已经有过几次对【建筑法】的审查,每次审查都发现在购房者保护领域是一个关键问题。
工党党魁Chris Hipkins。 Photo: RNZ / Marika Khabazi
Penk特别提到MBA已经推出的10年质保计划,该协会表示支持推行强制质保和保险。
Sharma还呼吁有更多的购房者保护措施,比如提高建筑行业的准入门槛,更强有力的持牌制度并加大执法力度,以及建立清算与处罚登记机制,以便购房者在选择建筑商时做出明智决定。
"将这些措施与合适的保险计划结合,我认为可以显著提升购房者保护水平,从而使我们能够过渡到比例责任制体系。"
新西兰保险业协会表示,已经与政府就比例责任制的"初步构想"进行了讨论。
"这其中包括了保险公司在该制度下可能面临的一些挑战。"一位发言人表示,并补充称协会期待随着政策逐步完善,与政府开展更多讨论。
Penk表示,保险行业已有一定的参与意愿,但他也承认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为所有参与方都需要足够的安全感和确定性,才愿意真正参与进来。
对现有建筑许可机构进行整合
政府早就提出要简化建筑许可机构(BCA)体系,Penk在近一年前曾宣布将进行相关审查。
他表示,全国66家地方议会下辖的BCA对同一建筑规范有着可能多达66种不同的解释,这导致建筑行业面临大量困扰,并增加了建房成本和工期延误。
Sharma支持机构整合,表示超过一半的MBA会员企业在与多个BCA打交道时曾遭遇延误和"审批效率低下"的情况。
"这相当普遍。你跟不同的BCA打交道时,他们有不同的系统。从企业主的角度来看,这种系统差异会带来操作上的不一致。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审批员对规定的解释也不同。"
MBA首席执行官Ankit Sharma。 Photo: Supplied
政府也考虑过其他方案,比如设置一个统一的对接部门,或建立大型的、区域性BCA以取代现有机构。
最终,政府选择了一种自愿模式,允许各议会在有意愿的前提下共享资源,比如认证流程或工作人员。
LGNZ副主席Barry也是Lower Hutt的市长,他表示,大惠灵顿地区个议会已经就提升区内审批效率展开了讨论。
他说,自愿模式更受欢迎,因为各议会目前正面临"做好地方供水"等其他改革和压力。
"我认为,未来12至18个月将检验这一模式的成效,看看究竟有多少议会会参与,以及这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他说,"我猜测未来还会再次讨论这个问题,但与此同时,我认为自愿方式、鼓励议会间合作并为其提供合适的制度保障是一件好事。"
Penk并未明确表示希望看到多少BCA合并。
"这66家BCA哪怕只有一两家愿意参与,都是一次胜利。但我认为,从区域级别上看,我们可能会很快看到多达6项整合行动的推进。"Penk说。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